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永捷裝備
緊握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增強工法創新引領
不斷為交通強國建設注入新活力
近日,繼廣珠段改擴建項目跨線橋SPMT兩跨整體拆除之后,在汕頭高鐵站樞紐一體化工程匝道橋拆除現場,一場顛覆傳統橋梁拆除模式的技術革命悄然完成。永捷裝備以自主創新的“SPMT模塊車+機械降位”新工法,成功完成汕頭高鐵站樞紐一體化工程匝道橋拆除任務,標志著這一創新工法從首次應用到成熟實踐的跨越,為行業樹立新標桿。
復雜環境下的創新攻堅
作為汕頭高鐵站樞紐一體化工程關鍵節點,本橋上跨地方一級公路——泰山路,車流量密集。主橋上部結構為混凝土現澆箱梁,下部結構均為獨柱墩,全長 440.4 米,共 16 跨,梁段重量在 260 至 400 噸之間。不僅如此,現場管線錯綜復雜,涉及電力、燃氣、通信、給排水等各類管道多達 24 處,同時,受現狀高壓線影響,待拆梁體移運至分解場前需進行降位處理,最高處需降位 3 米。
面對如此復雜的局面,永捷裝備項目團隊憑借卓越的創新能力,自主研發 “SPMT 模塊車 + 機械降位”新工法。采用 3 組模塊車,實現單跨拆除,效率可達每天一跨。其中,機械降位工法精準高效解決高壓線限高問題,為整個拆除工程的順利推進提供關鍵技術支持。
新工法的首次應用與革新
作為一項全新的技術工法,“SPMT 模塊車 + 機械降位”措施在汕頭項目中是首次應用,每一次降位操作都是一次對精度與安全的深度考驗。在初期的實踐中,團隊不斷摸索,積累經驗,對設備參數、操作流程等進行細致入微的調整與優化。從最初的謹慎探索,到逐漸熟練掌握降位節奏,平均每降 50cm 花費時間 30 分鐘。相較于液壓工裝,該創新工法不僅保持同等作業效率,更實現運行成本大幅削減,顯著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這看似簡單的數據背后,是一次次技術攻關與日夜堅守的成果。而隨著工法的不斷成熟,降位操作愈發平穩高效,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
以自主工法創新領航橋梁拆建
如今,這項最初的大膽創新已經發展成為一項成熟且具有行業引領性的工法。它不僅完美解決本次匝道橋拆除中的降位難題,更為今后類似復雜環境下的橋梁拆除工程提供寶貴的技術借鑒與實踐范例。
結言
從“技術突圍”到“行業標桿”,永捷裝備一直在堅守中突破,在創新中前行。依托自有SPMT核心技術,永捷裝備構建了國產化、通用化、模塊化、智能化的橋梁改擴建裝備體系,已成功應用于合六葉高速、開陽高速、滬昆高速、廣珠段改擴建項目等橋梁工程中。此次汕頭高鐵站項目再次印證:通過SPMT模塊化運輸,施工效率較傳統方法提升50%以上,成本節約超30%,為城市交通建設提供“永捷方案”。
聯系人:黃先生
郵箱:huanghe@jsyjgcwl.com
地址:江蘇省張家港市楊舍鎮濱河西路5號愛康大廈1405室
手機掃描瀏覽
公眾號二維碼